近幾年來,坊間興起的開發大腦潛能及右腦的教育,可說大都只著重於一些問題的練習與訓練或器材操作,但是,事實上根據NLP的理論開發腦力是要全方位的,如此才會真正有效果,目前坊間不管是來自美國、歐洲或日本的開發與訓練右腦與潛能的方法,大都偏狹而不完整、不平衡。例如只著重於以一些思考題目、算術練習或器材操作等來訓練大腦。

 

然而,事實上,這些方法只對腦力佳、天賦資質好的兒童有助益,對於那些腦力、天賦資質佳的兒童應付自如,樂此不疲,然對於天賦資質、腦力較差的兒童而言,卻是無力應付,而產生感到厭煩,更造成壓力與對自己的腦力失去信心,進而損及自信與自尊。

    

  中醫學說:「腎為先天之本、腎氣上通於腦」,版主認為對於腦力資質較差的兒童唯有強化腎氣後才能有效開發其腦力與潛能,同時,才是幫助這些兒童的治本之道。再者,根據以中國醫學為主的東方醫學亦指出,人的腎氣會隨年齡而衰減。現代忙碌緊張的社會、造成人們壓力大,再加以食物、水與空氣等的污染,及吃冰與吹冷氣等,都足以傷害與減損我們的腎氣,成為減損腦力的最大禍首。

 

      因當今的台灣人普遍受西方醫學教育的影響與主導,或許有不少人會懷疑老祖先的智慧,質疑腎怎會跟腦力有關係?但經由一些洋人如德國與我們鄰國日本與韓國等學者的努力研究,老祖先留下的智慧漸被科學證明,且因較能治本及無副作用而愈來愈受到國際的重視,以往被認為是迷信不科學的,現今已被逐漸受到國際的肯定與重視。

 

      關於這點,一直致力於中醫科學化不遺餘力的我們鄰國--日本,其東洋醫學 (即以中醫為主的醫學) 近幾年來亦已證實腎與腦的確有關係,例如日本東邦大學付屬大森病院東洋醫學科教授—三浦於莬 (精通中西醫,並曾留學中國的南京中醫學院及台灣台中的中國醫藥學院,即現今之中國醫藥大學研究中國醫學) 與岡 田研吉 醫師 (曾遠赴德國的流貝克醫科大學留學,研究西醫與中醫) 都以科學研究證明如遠志等補腎的中藥的確具有補腦與健腦的作用,另日本東北大學與北里大學的幾位醫師,在共同的研究下亦有發表這方面的研究論文(三浦 於菟、 岡田 研吉,「気血水けんこう法」,日本:冬青社,2005)

 

此外,幾年前,我國衛生署的一篇研究計畫,其研究結論亦指出中藥的傳統成方「六味地黃丸」,的確具有改善記憶力、老人痴呆症等之補腦與健腦的作用。只要是懂中醫的人皆知「六味地黃丸」其實就是一帖,由古代中國名醫所傳下來的最富盛名的補腎中藥成方,但並非只有六味地黃丸具補腦之功效,中藥中只要是補腎的都具有補腦與強化腦力之效,如還少丹、八味地黃丸、濟生腎氣丸等,中藥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補腎成方,這是因為中醫早就知曉如西方近年來發展出來的心身科學--NLP所言,類似人有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及嗅覺等不同類型。

 

      同樣地,中醫早在幾千年前就已提出人之體質亦非單一(如NLP將人分為視、聽、觸等五種類型),只要是人便有差異即有陽虛、陰虛等數種不同組合的體質,是故,若要服用補腎的中藥,則須依個人的體質,如像是腎陽虛、腎陰虛、熱證或實證等、或是屬寒性體質或是熱性體質等辨證,來服用適合自己體質之補益中藥,否則若吃錯非但無益,反而會適得其反,即愈補愈糟、愈補愈大洞。是故,若要用中藥補腎,須由受過訓練及合格的中醫師依個人體質調配處方,此非一般人所能自行為之,同時,目前來自中國大陸的中藥材許多均含有殘留農藥、重金屬等問題,另外,中國古代一位名醫更曾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而氣補即是經絡操、能量功等。

 

         另外,再讓我們由西醫的角度來看增強腦力及智力問題,根據世界第一右腦開發大師,即中雍老師的老師之一,即日本七田真教育學博士的研究,指出最初西醫學認為大腦訊息的傳送是靠一個接一個的神經元傳遞,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事實上若只靠神經元傳遞,速度將太慢,其中最重要還得倚賴血液循環將荷爾蒙即神經傳導物質傳遞到全身器官產生作用及將所需養分及氧氣輸送至大腦來滋養腦細胞。大腦的重量雖只佔我們身體的2%,但卻得消耗找們人體至少4分之1的氧氣及葡萄糖等,故血液輸送養分及氧氣的速度越快及量越多,腦細胞的活力及狀況就越好。

 

        此外,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洪蘭教授亦指出運動因能增進血液循環,故能強化腦力及智力,但依據日本之科學研究,在所有的運動當中,當屬中國的養身法如經絡操、氣功等的健腦效果最有效更佳,因它可有效幫助我們疏通經絡、活絡及調和氣血。

 

        我們前面提到,依據中醫學的理論,只要能強化腎臟,就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並開發我們的腦力及智力,腎臟之所以能促進血液循環,主要乃在於它才是人的真正及第一心臟,因中醫五行學說指出,水生木,木再生火,水是腎臟,火即是心臟,人體的血液雖是靠心臟來推動與輸送,但其幕後之最大功臣實際上是仰賴腎臟這個最大的原動力推動的。

 

        又,日本知名的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 山公啟 醫師,在其所著的「每天走30分鐘不生病」一書中就指出,根據美國伊利諾大學之研究,保持散步習慣的人,腦筋轉的速度會變快;另根據美國艾伯特愛因斯坦醫科大學之調查,走路速度快的人記憶力較佳;又美國西雅圖「Group Health機構」之報告研究發現,步行會使人腦變年輕,使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大幅地減少。從這些研究亦可看出,腎臟旳確跟我們的大腦有極密切的關係,因為當我們走路時,五臟六腑中的腎臟因在腰部,故受到活動與活化作用最大。由此觀之,腎氣之強與否,的確與我們腦力之良窳有極大之關係。

 

       綜合論之,中醫學說:「氣為血之帥」,翻成白話的意思是說,血須仰賴氣來帶動。大腦經絡操、氣功等東方式腦力潛能開發法之所以比西方式的好 (如散步、漫跑、藍球等好),乃在於西方式的頂多能導血且大多較激烈、無法老少咸宜,但大腦經絡操、氣功等除了導血外,還能產生、淨化及增加氣的能量並疏通經絡,故能更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進而開發腦力及潛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rylih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